(本網記者 武曉娟 通訊員 王志峰 陳榮)調解一起糾紛,幸福一個家庭,構建一份和諧。近年來,長治市潞州區在化解婚姻家庭類矛盾糾紛工作中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豐富內涵,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出一條具有潞州特色、用于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冷、暖、緩”工作法,使矛盾糾紛得到妥善預防和解決。
冷卻了解,對癥開方,從“針鋒相對”到“坦誠相見”。潞州區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委員會在17個鎮、街道(中心),126個村、83個社區全部建立了調解組織,提供心理疏導、法律服務、人民調解等“菜單式”服務。并將調解室打造成“情緒緩沖室”,當一方情緒激動時,調解員引導當事人到“情緒緩沖室”,采取冷卻降溫的方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放松心情、緩解情緒。在調解時,調解員會準確區分矛盾類型,從當事人興趣愛好、子女教育、回憶往事等溫馨的事情入手,層層推進,找到矛盾心結,聚焦矛盾焦點,仔細分析糾紛癥結,找準突破口,打開當事人的心扉。
暖心調解,精準施策,從“不置可否”到“推心置腹”。通過一句關切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攙扶、一杯溫暖的熱茶,調解員用“熱心”的態度接待每名當事人,消除他們對調解員的戒心,從而得到信任;傾聽和理解當事人的感受,不打斷、不指責,用“耐心”的溝通深入了解糾紛的起因、過程和結果,確認當事人調解需求;關注每名當事人的言行舉止和情感變化,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方式,用“細心”的洞察關注細節,及時為當事人提供安慰、鼓勵,解開心結;在調解過程中,以家庭共同規劃為目標,引導家庭成員增進情感互動,用“愛心”的鑰匙尋求和解;充分了解矛盾的起因和發展,尊重事實和證據,用“公心”的立場提供公平、公正的解決方案,使當事人心“暖”意足。
舒緩化解,靶向發力,從“千篇一律”到“獨辟蹊徑”。調解委員會在處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案。在感情破裂糾紛中,引導女性自強自立;在析產繼承糾紛中,以親情倫理、家庭和睦勸說當事人讓步言和;在父母贍養糾紛中,以養育感恩之情來幫助當事人協商確定贍養費用和方式;在子女撫養糾紛中,以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開展調解工作。在調解的過程中,調解員堅持有的放矢,從不同的角度幫當事人達成調解;按照矛盾激烈程度,采用單獨或集中的方式進行引導,同時征求當事人的調解意見、建議,量體裁衣,依法律規定、案件具體情況和類似案例調處方法,提出多種解決辦法,供其選擇;準確把握調解進程,因時制宜,根據調解的不同階段,采取調前釋法、調中明法、調后說法等不同方式,達成調解目標。調解結束后,還要擇時回訪,了解雙方當事人近期情況,隨時發現并解決問題,確保調解成功率。今年以來,全區共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1173起,化解成功率達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