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婦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各地婦訊 >>詳情
讓成長更有力量 讓教育更顯溫情
——陵川城東明德小學家校共育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24-03-04 09:01:04 來源:半邊天網 瀏覽次數:280

  (本網記者 路燕)“我今年過年學會了做糖醋丸子,下周日我做了,你去我家嘗嘗。”“我家對聯今年可是出自我手,我不僅寫了對聯,還和爸爸一起貼了對聯。”“我十五跟著大人一起鬧紅火了,我扮演了小猴子。”……2月26日,陵川縣城東明德小學的學生們回到了美麗的校園,大家迫不及待地交流著“龍重登場·悅見成長”寒假實踐活動心得。

  “雙減”背景下,如何讓學生和家長更親近,家長更愿意參與家校共育?陵川縣城東明德小學通過開展假期實踐活動、為家長推薦家教書籍 、召開家校溝通經驗分享會、舉辦家庭教育專題講座、開展“百師入千家”家訪活動等做法,為家長與孩子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使家長更加容易、更加愿意參與到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從而暢通家校溝通渠道,實現家校協同育人,發揮家校共育的作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有效溝通,家校共育走上快車道

  教育從來不是一方獨奏,而是家校共同合作形成的協奏曲。在每學期開學初與學期末,學校都會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時進行家校教育宣講及學期安排、總結會。

  在2023年秋季一年級新生家長會上,校長扈春霞帶著當家長二十幾年的“感受和教訓”以及近三十年對教育的“認識和經驗”,從“小幼銜接,努力跑好小學接力賽的第一棒”“好習慣益終生”兩方面和家長展開交流。她說,學校會重點關注一年級新生及家長。因為初入校園的學生對一切還很陌生,常規養成、知識學習都是嶄新的挑戰。而一年級的家長們也同樣面臨著入學的焦慮、困惑,學校在不斷探索家校共育路徑的過程中,將新生家長會作為開展家校共育合作的第一步,成為家校合作最堅實的基礎。

  每一次的家長會都不是老師的獨舞,而是家與校的共舞。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回顧學期班級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分享教育教學方法;各學科老師分享教育故事及學習方法,鼓勵家長們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家長們也相互交流育兒方法,相互學習。

  大型活動、重大決策等邀請家委會主任和代表參加,家校之間多了一條高效便捷的溝通途徑,也多了一支堅定的管理力量,更讓家校在嘗試共同治理的過程中加深了彼此的信任和友誼,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動力。學校每學期舉行全員大家訪1次,傾聽家長的心聲,接受好的建議和意見,并及時做出相應處理,實現了有疑問“零距離”回答,有建議“心貼心”交流。通過開展“用心溝通,共育成長”活動,在廣泛征集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教師“美語”與“忌語”匯總,讓師生家校隔空對話更有溫度。

  專家引領,家庭教育提升軟實力

  育兒先育己。城東明德小學連續三年開展“家校共育 智慧去愛”家庭教育公益直播活動,并利用家校共育平臺每周舉辦一次線上家庭教育講座,為家長支招,解答家長困惑。《如何抓住孩子的成長期》《家庭教育中孩子心理問題的識別和應對》《如何通過誦讀經典培養孩子好習慣》《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潛力》《孩子受挫怎么辦》等講座解決了家庭教育中出現的突出問題。

  縣婦聯邀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陵川縣家庭教育協會會員原清海老師,以《語言的力量》為題,為家長們作家庭教育講座。通過案例分享、家長互動,傳播了“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孩子成長需要積極正面的語言力量”等家庭教育知識,使家長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并在潛移默化中感悟傳承家風家訓的重要性。

  “家長的責任不應止于給孩子關愛,還應成為孩子的榜樣,給孩子以激勵,讓孩子尊重家長、欣賞家長。”“教育孩子的一個原則是,不要只緊盯著孩子的問題,而是要思考、尋找問題背后的原因,幫助孩子找到可行的解決辦法。”……在班級群里,老師們每天都會分享一段教育感言,傳遞一點教育理念,分享一點教育方法,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家校之間溝通更為順暢。

  自我成長,學校家長架起“連心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家長群體可謂藏龍臥虎,城東明德小學挖掘家長育人潛能,邀請有專項技能的家長走進課堂“客串”老師,有效發揮其自身優勢,衍生出一堂堂生動、有趣的家長課程,帶領學生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學校還通過各種活動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數,在“六一”國際兒童節、畢業典禮、運動會等活動中,按年齡段設計各種形式的親子故事會、親子運動會、親子課本劇、親子慶祝會等,父母和孩子同臺演出。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又一次地凝聚了家校合力,密切了家校溝通,加深了家校情、親子情,也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更默契、更和諧。

  好家風家訓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學校把“家風家訓”作為特色樓道文化之一,號召家長們爭做“傳家訓”的引領者,孩子爭做“正家風”的踐行者。“天地萬情和至貴,古今百善孝為先。”“積善立家,勤儉興家,教雅治家,詩書傳家。”“做老實人,做誠實人,做善良人。”……在尋找優秀家風家訓活動中,家長和學生一起尋找自己家里代代相傳的家風家訓,并用書法、繪畫、手抄報、匾額等形式展示出來。“家風的形成是家庭延綿不斷的教育形成的家庭風氣。記得我小時候姥姥常告誡我們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我想這就是我們家傳承下來的樸素的家風吧。”六(一)班的田宇哲在手抄報里寫道。

  扈春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不斷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聯系,形成育人合力,建立“教育統一戰線”,在切實促進學校教育發展的同時,為孩子們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形成“家長成長,學生成才”的家校共育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