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梁濤)“我在高平約你來見,送你一份真誠萬千”“說名勝,夸家鄉,高平是個好地方,這里名勝真不少,說起家鄉真自豪……”一句句清脆悅耳的童謠快板,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家鄉的熱愛。在高平市婦聯開辦的暑期公益課堂上,圍繞高平四張文化名片,當地融媒體中心老師編排的童謠快板朗朗上口,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浸潤家鄉文化、講好高平故事,在寓教于樂中增長見識、快樂成長。
今年暑假期間,由高平市婦聯主辦的“‘高小寶’的夏天”系列公益課堂在長平大地“火出圈”。高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孕育出“神農炎帝故里、長平之戰發生地、中國古建博物館、上黨梆子之鄉”四張文化名片。市婦聯圍繞“家鄉+文化”做足文章,創新性實施“課堂教學+社會研學”模式,推出“‘高小寶’的夏天”系列公益課堂,暑期共舉辦76節公益課,內容涉及紅色文化、文學藝術、科學探秘、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傳統文化等多個方面,吸引當地中小學生熱情參與。
這個夏天,“高小寶”們搭上公益課堂快車,展開了一段“童眼看高平 探尋家鄉美”的快樂旅程,嗨翻了整個暑假。在瓦窯頭烈士紀念館,孩子們追尋先輩足跡,聆聽紅色故事,詳細了解高平的建黨歷史,接受紅色文化洗禮;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高平市婦聯執委杜建萍,也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戲曲課,孩子們有板有眼地模仿老師的唱腔和動作,零距離感受上黨梆子的獨特魅力;在高平市博物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訴說著古老的故事,神農炎帝嘗百草、長平之戰壯太行……孩子們在歷史的畫卷中開啟穿越時空之旅,自豪感油然而生。“作為公益課堂老師,我將用專業的知識、嚴謹的態度,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環境。用心傾聽孩子們的聲音,尊重他們個性差異,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需求,努力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大學生志愿者王昱泱表示。
探秘非遺瑰寶、傳承文化之韻,開啟科學之門、播撒夢想種子。這個假期,孩子們親身體驗了剪紙、泥塑、潞綢等多姿多彩的非遺文化活動,在感受傳統文化無限魅力的同時,深刻感悟到“非遺之美,美在傳承”。打卡蔡志忠美術館,感受文化與藝術的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走進智慧科普基地、消防隊、地震科普體驗館,聆聽科普知識、參與科學實驗,點燃了對自然、對科學的熱情與興趣。不得不說,“‘高小寶’的夏天”公益課堂真的很“有料”。“這個暑假過得很充實也有意義,我很喜歡這里的主題課程,讓我收獲了好多關于家鄉的歷史知識,也收獲了很多朋友,原來我的家鄉這么美,這樣的學習體驗真是太棒了!”李承源小朋友說。
近年來,高平市婦聯聚焦兒童健康成長,充分發揮“聯”字優勢,主動聯合團市委、市關工委等相關部門,積極聯系和協調市融媒體中心、全市各類文化場館以及當地非遺傳承人,結合“把愛帶回家”“少年兒童心向黨 真情相伴護成長”等寒暑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連續4年開辦少年兒童寒暑假公益課堂,覆蓋全市15個鄉鎮,累計開展各類講座、活動2000次,30000余名中小學生從中受益。“開設‘高小寶’系列暑期公益課堂,就是要讓孩子們了解家鄉歷史、發現家鄉之美、感受家鄉之變、傳播家鄉文化,在他們心中播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種子,讓廣大少年兒童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高平市婦聯主席白云表示,“我們將聚焦少年兒童成長需求,不斷推陳出新,開展更多優質活動,擦亮‘高小寶’公益課堂品牌,助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就是我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