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嗒嗒嗒……”一大早,盂縣路家村鎮清城村紅嫂箱包加工廠生產車間里,就不時傳出縫紉機規律的響聲。雖然時間剛過8時,但是幾名女工已經坐在縫紉機前,開始制作箱包。旁邊的盂縣紅嫂特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加工車間,此刻也是一片忙碌景象:村民來買豆腐、麻花,員工正在和面,準備打燒餅。
同在一處院落中,又同以“紅嫂”為名,特色食品公司與箱包廠有何關系?清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志明說:“兩個廠子雖然不是同一個人創辦,但卻同為清城村引進,目的是為給村民提供工作崗位,帶動大家增收致富。”
清城村位于盂縣縣城以南,臨近國道,交通便利。全村有403戶1023人,1100多畝耕地。前些年,清城村產業以工業為主,村民依托企業就業。在經濟轉型和中小企業兼并重組中,清城村失去了以往的優勢。尋找適合村子發展的新道路,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成了清城村支村“兩委”面臨的主要問題。
“村里的紅二十四軍建軍記憶館是我們村的‘名片’。在謀劃產業時,我們積極向‘紅色’靠攏,最終將‘紅嫂’定為村里的產業品牌。”王志明說。
去年,為了安置村里的婦女就業,清城村引進了食品加工廠,取名盂縣紅嫂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清城村既交通便利,方便進貨和銷售,又有合適的場地和適齡勞動力,適合發展食品加工業。成立食品加工廠既能解決村里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還能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一舉兩得。”盂縣紅嫂特色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濤說。
公司為村民提供了6個工作崗位,村民左愛花已經在公司工作了一年多。她說:“我家就在村里,上班很方便,而且還能顧家,很適合我這樣的家庭婦女。”
為了安置更多婦女就業,清城村又在今年年初引進了盂縣的一家箱包企業,在村里成立了紅嫂箱包加工廠。經過培訓,20名村民在箱包加工廠順利就業。年紀輕、技術好的村民操作縫紉機制作箱包,年紀大的村民可以做打包、裝箱的工作。廠里訂單不斷,工資實行計件付酬,大家工作積極性很高。
村民吳良珠和王俊香兩口子年紀大,廠里安排他倆給箱包貼標簽。吳良珠干得一絲不茍,他說:“感謝村里給我們老人提供的工作機會,我們一定好好干。”
“現在,我們村的‘紅嫂’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有就業意愿的村民基本在兩個廠里找到了工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品牌效應,讓‘紅嫂’品牌發展得更好。”王志明說。侯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