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路燕)11月23日,冬日的暖陽透過窗戶灑在吉縣東關社區“愛心媽媽驛站”的畫桌上。一個小女孩皺著眉頭,似乎在構思畫面,“愛心媽媽”在她面前蹲下,溫柔地詢問她的想法,隨后給出建議。小女孩聽著“愛心媽媽”的指導,眼中漸漸閃爍起光芒,開始大膽地在畫紙上創作,用畫筆描繪出心中的夢想家園:湛藍的天空、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和愛心媽媽手牽手一起玩耍的場景……
今年以來,吉縣婦聯持續深化“愛心媽媽”結對關愛行動,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建設“愛心媽媽驛站”,在7個鄉(鎮)3個社區全覆蓋的基礎上向職能部門和愛心企業拓展,將親子閱讀、科普益智、非遺體驗等活動資源送到留守、困境兒童身邊,將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賦能培訓送給“愛心媽媽”,為“愛心媽媽”開展集中關愛活動提供了陣地支持。
“愛心媽媽”結對關愛行動開展以來,在省、市婦聯的指導下,吉縣婦聯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支持,充分發揮“牽頭引領、協調推動、培訓賦能、反饋激勵”作用,整合部門職能、聚合社會資源、提升品牌影響,構建了“全鏈全時全生態”的結對關愛長效動態機制。“吉愛童行溫暖守護”“愛心媽媽”志愿服務以“1+7+N”的服務模式在全域開展,建起了以縣直“愛心媽媽”志愿服務總隊、7個鄉(鎮)“愛心媽媽”小分隊以及N個“統一和分散”相結合的關愛留守、困境兒童常態化活動群體。縣婦聯聘請專家對“愛心媽媽”進行了系統培訓,并在省、市婦聯結對關愛“五個一”基礎上,細化成“八個一”方案:每月電話(或微信)關心問候孩子至少一次;每月與監護人交流至少一次;指導孩子讀一本好書;幫助孩子實現一個微心愿;在生日、六一、寒暑假等重要節點開展一次愛心慰問或心理溝通;按照孩子的實際和愛好面對面規劃人生職業方向;指導孩子向監護人做一次感恩行動;指導結對人申請加入共青團或其他學生組織,讓結對兒童找到歸屬感。
在縣圖書館“愛心媽媽驛站”,“愛心媽媽”陪伴孩子們沉浸于書海,耐心解答孩子們對書籍內容的疑惑,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縣法院“愛心媽媽驛站”為“愛心媽媽”和孩子們送去法治安全教育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種下法治的種子;縣婦幼保健院“愛心媽媽驛站”采取心理健康親子共學方式,幫助“愛心媽媽”、監護人和孩子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培養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小習慣”;祖師廟社區“愛心媽媽驛站”組織“愛心媽媽”們相互交流經驗、探討問題,不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愛心媽媽驛站’是愛心媽媽和結對兒童共同的‘家’。”吉縣婦聯主席李愛琴表示,將及時跟進“愛心媽媽”關愛動態,密切關注留守、困境兒童和“愛心媽媽”的實際需求,用好、管好“愛心媽媽驛站”。根據兒童成長規律和個性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組織“愛心媽媽”貼心開展幫扶,讓孩子們思想有引領、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護、情感有撫慰、困難有幫助,切實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感與幸福感。同時,積極推進“愛心媽媽驛站”規范化建設,科學制定運行管理辦法,定期維護各種設施設備,經常性收集幫扶反饋信息,為精細化幫扶提供參考,為“愛心媽媽”和孩子們提供更多公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