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婦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各地婦訊 >>詳情
文水“五色”分級預警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
發布時間:2024-12-25 10:47:25 來源:半邊天網 瀏覽次數:224

  九旬老人無人贍養,一紙訴狀將七個子女起訴至法院,要求照顧其生活起居及支付因治病產生的各種費用;面對冷暴力、丈夫賭博及家暴,女子鼓起勇氣走進法院要求與丈夫離婚,經過調解,丈夫同意離婚,但在撫養孩子的問題上卻不讓步……

  婚姻家庭中的矛盾糾紛總是剪不斷、理還亂,文水縣將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作為“平安文水”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精準破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難、發現難、聯動難、調處難”等問題,實現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減量化、摸底排查多元化、風險防控精準化、聯動調處高效化”。

  近三年時間,文水縣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共調解婚姻家庭糾紛1479件,其中調解成功1171件,調解成功率為79%,文水縣人民法院家庭糾紛類案件調解撤訴率達到70.34%。文水縣委副書記武冬禎表示,“預防、排查、調解”是該縣做實預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核心。

  預防: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延伸服務

  阻止矛盾糾紛延伸、蔓延,靠的是預防。而預防往往具有被動性,需要一整套體系和服務做保障。

  文水縣成立了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公安、法院、司法、信訪、民政、婦聯等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聯席會議,全面深化縣鄉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形成了層層傳導壓力、上下協同推進的工作體系。建成了“一站式”縣級矛盾調解中心,統籌整合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社會志愿群體等資源力量,實現了“前端”受理、“中端”分流、“后端”調處的科學布局。縣鄉村三級“縱向到底”,縣直責任部門“橫向到邊”,這一綜合治理方式既“抓前端”,也“治末病”,全力推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科學預防、妥善化解。

  目前,文水縣形成了以縣“一站式”矛盾調解中心為龍頭,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為骨干,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基礎的三級調解網絡,縣婚調委專業調解力量充實其中,實現了全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的全覆蓋。

  “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預防得從源頭抓起。”文水縣婦聯主席朱琰卿表示,縣婦聯通過線上常態化推送法律法規知識,線下組織民法典、婚姻法公益講座和開展法律工作者和婦女工作者座談交流,潛移默化地預防化解矛盾糾紛。文水縣人民法院成立“法院媽媽”團隊,將因婚姻家事案件導致陷入困境的兒童列入全縣愛心媽媽結對關愛對象,主動預防婚姻家庭矛盾引發“后遺癥”。文水縣委政法委、縣法院與縣婦聯聯合簽署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備忘錄,協同做好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家庭教育指導、糾紛判后回訪等工作,推動“第一道防線”和“最后一道防線”有效銜接。

  排查:網格隊伍+聯動機制+渠道暢通

  從預防到排查,是“被動應對”到“主動防范”的機械過程。

  文水縣把全縣2143名婦聯執委納入矛盾糾紛排查網格,并建立“1名婦聯執委+1名網格員+1名村社干部+N名巾幗志愿者”的家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網格”隊伍。充分調動各單位婦聯工作者等力量,延伸信息收集觸角,將法院立案、公安接警、民政窗口以及學校家訪中發現的涉及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信息及時上報,并由縣婦聯牽頭做好信息研判和派單跟蹤工作。用好村(社區)社會工作者和網格員,變“群眾來訪”為“網格員探訪”,并按照“五色”分級預警處置要求進行分級評估。

  其中,對評估為“綠色”的家庭矛盾糾紛,村級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組織村“兩委”干部、網格員、婦聯主席、調解員調處化解,做到矛盾糾紛發現在網格,化解在網格,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對評估為“藍色”的家庭矛盾糾紛,鄉鎮綜治中心會協調專職調解員、司法助理員、派出所民警、基層法庭法官專項研判解決,實現“大事不出鄉鎮”;對評估為“黃色”以上的家庭矛盾糾紛,縣級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實時響應,組織家事糾紛調處團隊及時介入處置,確保“復雜矛盾不上交”。

  文水縣婦聯還積極組織婦聯干部以及巾幗網格員深入基層一線,常態化開展高風險家庭專項排查工作,對單親、家暴、婚姻關系變化等家庭情況進行重點排查,力爭做到矛盾糾紛情況明、底數清。在排查工作中,她們詳細了解家庭情況,及時掌握第一手信息,形成風險聯查、問題聯治、工作聯動的工作合力。

  調解:專業隊伍+專職調解+多元調解

  通過調解能否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在于機制,在于方式方法,更在于人。

  文水縣建立了科學完善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機制,不僅包括對專職調解員的選拔任用,也囊括訴前、訴中調解和訴后回訪中的一些詳細規定,更涵蓋在統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中形成的一系列聯動會商機制中。目前,文水縣158個村(社區)全部建立了“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每個村(社區)聘用1~2名專職調解員,并邀請德高望重的鄉賢人士參與村(社區)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組建了以法官、律師、心理咨詢師等為主體的婚姻家事矛盾糾紛調處專業團隊,對起訴到法院的婚姻家事類糾紛案件,經當事人同意后均進行訴前委派調解。同時不斷完善調解機制,建立心理輔導室,對矛盾對立較重、情緒比較激動或涉及撫養權歸屬問題的案件等,由心理咨詢師提供專業化的指導幫助。

  文水縣人民法院將調解貫穿于家庭婚姻案件訴前、立案、庭前、開庭及送達等各個階段。2023年,該院組建婚姻家事審判團隊,打造了一條“預防為主、調解優先、法治斷后、力促和諧”的家事審判新路,并創新引入家事調查員、家事調解員、家事審判員、心理疏導員,協同開展家事審判工作,通過“五色”分級預警讓家事矛盾糾紛類型識別精確、響應及時,實現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精準化、制度化、規范化、多元化的預防處置。文水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雅婷表示,這一機制能夠實現源頭管控家事糾紛,實現家事案件審判與訴源治理的深度融合,有效預防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升級。

  當前,文水縣正積極探索建立“家事調解員+心理咨詢師+家事調查+法官指導”新模式,全面準確梳理家事矛盾糾紛,使其從初始階段就能被識別到位、施策到位、處置到位。(馮海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