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風采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巾幗風采 >>詳情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全國政協委員苗潔:為傳承弘揚戲曲文化鼓與呼
發布時間:2025-02-25 08:38:25 來源:山西日報 瀏覽次數:218

  “年前,我已經收到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發來的提案辦復證書,關于支持山西在全國率先設立文旅融合類職業大學等3個提案已經辦復。”全國政協委員、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副院長苗潔告訴記者,“備受鼓舞,為人民履職的信心更足了。”

  舞臺上,她是文武兼長、英姿颯爽的晉劇刀馬旦,憑借扎實的童子功和細膩的表演,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等多個獎項;講臺上,她躬耕戲曲教育,手把手為學生示范唱法動作,傾囊相授下培養出數百名梨園新苗;履職中,她奔走于調研一線,積極踐行新時代文化使命,把傳承、弘揚、推廣戲曲藝術的使命責任扛在肩上,為傳統戲曲發展和文化傳承鼓與呼。

  從事晉劇表演40多年、從教近10年,“心系戲曲文化傳承發展,竭力培養戲曲人才的初心不變,為山西戲曲薪火相傳傾注心血和汗水的決心不減。”苗潔說。

  山西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搖籃”,目前依舊有38個劇種活躍在舞臺上,劇種數量占全國的九分之一,居全國第一,是當之無愧的戲曲大省。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苗潔一直關注戲曲的保護發展與人才培養。去年全國兩會,苗潔著眼戲曲教育和戲曲藝術,提交了《關于推動藝術人才培養、使用的若干意見》《關于開展戲曲經典劇目進課本工作的建議》《關于支持山西在全國率先設立文旅融合類職業大學》3個提案。目前提案均已辦理完結。

  “其中,關于戲曲經典劇目進課本的提案獲相關部門積極反饋,多省份試點將《打金枝》《算糧》等劇目編入教材,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果。”苗潔說。

  過去一年,苗潔的足跡遍布山西、內蒙古、河北、河南、北京、浙江等省(區、市),并走出國門,傳播推廣戲曲文化。在晉中市太谷區朝陽學校,她見證了小學生晉劇學習與課業平衡的生動實踐;在浙江杭州越劇院,她攜經典折子戲《打神告廟》展開劇際對話;在摩洛哥拉巴特和西班牙巴塞羅那,她參加了“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山西日”文化和旅游推介會。

  太谷是晉劇藝術發源地之一,朝陽學校立足當地文化特色,與晉中市藝術學校合作成立了晉劇社團,5年間團隊不斷壯大,學習晉劇藝術在朝陽村乃至太谷蔚然成風。

  “朝陽學校讓我看到了戲曲傳承的希望和力量。作為一個小學,力量投入之大,且能學業、學藝兩不誤,著實不易。”苗潔說,她計劃推動朝陽學校成為山西藝術職業學院教學點,助力晉劇文化傳承。

  “保護好、傳承好稀有劇種,守住地方戲這一鄉愁,文化根脈才能扎得更深。”經過調研十幾個稀有劇種的生存狀況,在掌握大量一手資料基礎上,苗潔認為,雖然傳統戲曲越來越受歡迎,但其傳承與發展仍存在瓶頸,創新力不足、創作人才短缺問題值得重視。要推出更多接地氣、有市場的優質劇目,必須加強創作人才培養。

  晉劇表演傳承、學校教學管理、履職調研建言,雖身兼數職,苗潔卻始終有條不紊,“調研融入日常”便是法寶。“每次外出都是一次調研,提案就是這樣來的。”苗潔說。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苗潔還在反復完善提案。今年,她將聚焦鄉村振興與文化傳承,就藝術和教育領域提出相關提案建議。“我將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深入基層,廣泛聯系群眾,了解其真實需求和期望;認真履行委員職責,把提案謀到要處、實處,為夯實戲曲文化保護傳承基礎貢獻力量。”苗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