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芝聚焦“四個機關”建設,辦好黨組所急、婦女所需、婦委會所能,積極做好機關婦女貼心的“娘家人”。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定期組織“巾幗大講堂”“讀書分享會”“婦女大家講”等活動,邀請全國三八紅旗手進機關,用鮮活故事講為民情懷,分享成長經驗,引導教育婦女聽黨話跟黨走。打造高品質“婦女之家”,組織道德修養、人大業務、家風家教、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系列講座,開設午間課堂、悅讀書屋等,關愛婦女身心健康,凝聚婦女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動力。保障維護婦女權益,開展婦女心理咨詢、維權咨詢服務,將“兩癌”篩查納入年度體檢,慰問生病生育婦女,用心用情打造婦女溫暖港灣。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組織評選“文明家庭”,組織家風家教實地教學、“遇見歡喜·余生有你”青年交友聯誼活動、“反校園欺凌·護健康成長”專題講座等,實地參觀“靜芳工作室”,團結引領婦女為推動形成家風正、社風淳、黨風端的良好局面貢獻巾幗力量。
張紅積極參與省婦聯發起的“晉姐暖心志愿服務”,帶領女醫師協會常態化開展健康義診和科普宣教活動,積極參與行業文化活動,將婦聯的關愛傳遞到廣大婦女群眾中,有效延伸了婦聯工作手臂。聚焦健康關愛行動,2024年深入太原市萬柏林區晉祠路社區開展“關愛女性健康˙共促家庭幸福”健康義診。赴太原三監開展“情暖高墻·診愛新生”大型義診活動,組織27名不同專業的女專家攜帶B超機、心電圖機、艾灸、針灸針、血壓計、血糖試劑等,耐心細致地為社區工作人員、服刑人員進行體檢。開展心理疏導,講解健康管理及中醫藥保健知識,為700余人次進行醫療健康服務,其中超聲檢查70例,心電圖檢查90例,外科診治50例,還為1名女性實施了外科手術,彰顯人文關懷。聚焦主題活動引領,組織女醫務工作者參與黃河電視臺春晚、“中國醫師節”等節目的錄制,開展主題文化活動4次,展現行業風采;全年組織合唱學習排練百余次,培育“晉姐合唱團”文化品牌,在第十九屆“三晉之春”合唱比賽中蟬聯二等獎。聚焦女性崗位建功,2024年,3名女醫師榮獲山西省巾幗建功標兵稱號,在行業內形成樹典型、學先進、創一流的良好氛圍。
肖迪晨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廣大婦女兒童急需解決的急難愁盼問題,關注婦女疾苦,關愛困境兒童。主動深入群眾,積極參與“幸福啟航蒲公英助學項目”“公益玫瑰”等多項社會公益活動,為困境兒童捐款捐物、提供心理疏導等關愛服務,資助11名貧困大學生并為他們提供實習崗位,獲得“靈星自閉兒童愛的守護者”“公益愛心先鋒”稱號。科技賦能產業,建設美麗鄉村。通過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產業、鄉村治理、鄉村服務、鄉村文明、生態宜居深度融合,主持建設了臨汾市隰縣數字鄉村,榮獲國家級數字鄉村示范縣,累計服務人口數量12萬人,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在經濟效益上,使區域范圍內農民平均增收600元,2024年度產值達1478萬元。
作為一名婦聯執委,肖迪晨表示將繼續圍繞黨政工作大局和婦女群眾需求,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急婦女所急、想婦女所想,為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巾幗創業領航,助力婦女成長。衛紅宇帶領62名姐妹創辦了以手工藝品為主的專業合作社,培養7名婦女(其中3名是殘疾婦女)成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2名婦女成為香道師,1名婦女成為省級鄉村工匠,12名婦女成為手工技能老師。
扶貧助殘之路,點亮希望之光。她先后在合作社成立“巾幗扶貧車間”,創辦“山陰縣殘疾人文創園”,帶動11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脫貧致富,幫助32名殘疾人實現居家就業。2023年,合作社榮獲全國首批“美麗工坊”稱號。她還帶領18名殘疾人排練話劇《苦豆豆情》,在省里匯演中榮獲三等獎。
公益愛心匯聚,溫暖弱勢群體。組織7名女企業家成立“山陰縣巾幗愛心小鋒隊”,走訪慰問40多戶貧困殘疾家庭,捐贈輪椅15輛,累計捐款捐物達50萬元。2023年,她創辦書法班,免費為留守兒童提供筆墨紙硯,讓多名孩子愛上了書法。
非遺傳承創新,產業帶動就業。從2018年開始帶領團隊挖掘、傳承并創新“苦豆豆香”技藝,從種植、炮制到文創香包研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非遺文化產業。這一項目不僅成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還帶動220多名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
李靜始終秉持“維權服務無小事”的工作理念,發揮專業優勢,努力把維權工作和關愛服務做在經常、落到實處。
聚焦法治宣傳,當好婦女權益的守護先鋒。陸續走進巾幗領頭雁培訓班、維權骨干培訓班,深入基層開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等相關專題普法講座百余場。借助央視《法律講堂》欄目,主動用心做好婦女兒童權益普法宣傳。2024年參與《法律講堂》,特別推出《護佑成長》未成年人保護系列節目三期。
深化項目運作,打造兒童保護的示范標桿。發起并領辦 “女童保護”項目,8年來,志愿者團隊共招募志愿者560人,培養講師260人,組建12支縣級分隊,累計開展公益講座2000余場,惠及兒童8萬余人次。實現黎城、武鄉兩縣適齡兒童防性侵安全教育全覆蓋,有效普及、提高了適齡兒童的防范意識。
優化服務機制,架設婦情民意連心橋梁。帶領團隊用心傾聽長治“12338”熱線,不斷加強規范化建設,提升熱線咨詢水平,加大維權工作力度,保證個案維權質量,努力做好婦女姐妹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