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風采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巾幗風采 >>詳情
我是執委我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十一)
發布時間:2025-03-18 15:51:18 來源:半邊天網 瀏覽次數:200

  228e720a3d284d0a91e1f17094691e83.png

  f796ced6b2bf4b85929f0a8d8058b940.png

  崔玲玲始終牢記“執委不是榮譽而是責任”的使命擔當,創新了“書法+”工作模式,推動書法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矛盾糾紛化解、關心關愛服務等多元領域融合發展,以實際行動扛起婦聯執委的責任擔當。

  筑牢思想宣傳陣地。立足女子書畫院,舉辦“巾幗心向黨”主題筆會、親子書法課堂、重要節日線上線下書畫展等,將黨的創新理論、黨史等融入書法藝術,組織婦女群眾書寫黨章金句、紅色家書、經典詩詞、名言警句等,引導婦女群眾在筆墨丹青中感悟紅色精神,聽黨話跟黨走,覆蓋婦女群眾2000余人次,實現思想引領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厚植家庭家教家風。工作室引入書法療愈理念,采取冥想、音療、香薰等方式,引導學員以穩定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和面對家庭、工作當中遇到的煩心事。通過學習書法成功化解家庭矛盾5起。有位學員曾激動地說:“書法讓我戒掉了暴脾氣,現在全家一起練字成了我們家最溫馨的時光”。

  架設志愿服務橋梁。工作室組織30人成立了“墨香巾幗”志愿服務隊,深入生活困難家庭、留守困境兒童家庭、養老院等開展公益服務13次,為他們送去生活學習用品以及救助金。

  17dd746a872646db814badd185b4fe73.png

  劉衛星始終以思想引領、榜樣帶動為目標,堅持“黨建帶婦建”,強化學習、優化服務、亮化創新,推進社區婦聯成為凝聚婦女力量、推動社會進步的堅強戰斗堡壘。

  做好堅實后盾。設立“志琴說事”法律咨詢調解室,邀請山西堯城律師事務所趙志琴主任帶領團隊每周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定期組織法治講座、普法宣傳,累計200余場,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調解鄰里糾紛累計350余件。

  打造特色品牌。引入“第二書房”,組建15支“紅星閃閃”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三爭三好”思政宣講、紅色教育、家庭教育、親子閱讀、最初中國·文明臨汾三個“十小事”等活動400余場,受益家庭3000余戶,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家庭、進社區、進婦女群眾心間,讓婦聯組織成為婦女群眾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娘家人”。創立“映連紅”家庭教育團隊,創新運用新媒體平臺、文藝匯演等形式,有效促進家庭的和諧穩定。

  做實關愛幫扶。依托三元小學、康養天下養老服務中心等24個共建單位,組織開展知識講座、送教上門、文藝下鄉、心理咨詢、法律援助、愛心幫扶等公益活動,幫扶特殊家庭9戶,助力60余名婦女實現再就業,服務空巢老人20余人,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7d2767decd284774bfa380357cd61521.png

  段云娜始終牢記執委使命,廣泛進行調研,傾聽婦女心聲,精準把握婦女文化需求,用實際行動把婦女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

  文藝活動展風采。培養選拔36名文化帶頭人,組建舞蹈隊、合唱隊、戲曲隊等35支文藝小分隊,利用農閑時節,舉辦“舞動鄉村,魅力巾幗”廣場舞大賽,開展各類文藝活動420余場次,為農村婦女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豐富了她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技能培訓促發展。為提升廣大婦女的職業技能和生活品質,開展家政服務、手工編織、電商運營等各類實用技能培訓8場,受益婦女達500余人次,使參訓婦女掌握了一技之長,拓寬了就業渠道。

  書香悅讀潤心靈。邀請有關專家學者舉辦健康養生、家庭教育、婚姻法律等講座,幫助家長解決教育難題、增強婦女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針對農村閱讀資源匱乏的現狀,發起流動圖書館項目,定期將書籍送到各村,同時組織線上線下讀書分享會,廣大婦女在讀書中開闊了視野,提升了自我,成為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

  ab26f697aefa479fba5aca06b3512653.png

  李明月為婦女兒童提供法律保障,深入家庭調解糾紛,推動婦女兒童幫扶項目,有效發揮了執委作用。

  織密服務網絡。廣泛招募來自不同領域的調解員和巾幗志愿者,她們中有教育工作者、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和法律工作者,為保護婦女兒童權益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積極爭取到部門政策和鄉鎮陣地支持,與婚姻登記處等聯動,為婦女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婚姻咨詢、糾紛調解和法律援助等,真正把維權服務落到實處。

  創新工作機制。與相關部門緊密合作,推動“以案定補”機制落地。聯合檢察院組建未成年人保護團隊,實施司法救助項目,為困境婦女兒童提供實打實的幫助。引入分級預警機制,對不同類型的案件進行精準分類和快速響應。截至目前,妥善調解24件糾紛,解決了包括撫養權變更、婚姻家庭矛盾調解和困境女童司法救助在內的多個問題。

  強化源頭管控。整合各方線索,建立了重點線索動態臺賬。通過常態化組織專兼職調解員、巾幗維權志愿者和“一格一姐”送法下鄉、集中維權和化解矛盾,確保維權服務的持續性和有效性。與法院合作,打造家事廳;與檢察院合作,提煉維權4大案例;與公安部門合作,下發家暴告誡書,攜手共筑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安全防線。

  584337e7ed164518992cba156523d22b.png

  孫巧紅以“服務企業發展、賦能女性成長、弘揚紫砂文化”為核心,積極探索具有行業特色的婦女工作模式。

  非遺傳承·巾幗擔當。工作室牽頭組建“紫砂巾幗宣講團”,深入學校、社區開展非遺文化公益講座,累計覆蓋學生、群眾2000余人次;開展“紫砂故事”文創行動,組織職工挖掘紫砂歷史中的女性人物故事,開發“巾幗壺”“木蘭杯”等主題作品,在各類展會上廣受好評。

  匠星閃耀·技能興企。常態化開展技能比武,每年舉辦“紫砂女匠技能大賽”,設置創新設計、紫砂成型等賽道,將優勝者納入企業人才庫。同時,深化校企合作,與各大高校、本地職業院校共建“紫砂技藝班”,定向輸送人才,實現“入學即入職、畢業即就業”。定期舉辦“巾幗傳藝”技能培訓,邀請國家級、省級工藝大師授課,覆蓋紫砂陶藝成型、雕刻、雕塑燒制等全流程工藝。

  紫砂有愛·公益同行。針對紫砂行業女職工占比高、工作強度大、職業發展受限等問題,工作室建立“三必訪”機制,設立“紫砂姐妹暖心角”,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通過與企業協商,推動落實各項政策,切實解決女職工后顧之憂。開展“壺潤童心”公益項目,為留守兒童開設紫砂手工體驗課,捐贈作品義賣資金用于助學。設立“姐妹互助基金”,通過企業撥款、職工募捐等形式籌集資金,幫扶困難女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