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庭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學堂 >> 婚姻家庭 >> 名人家庭 >>詳情
秦嵐:在角色中,解鎖女性形象的多元圖譜
發布時間:2025-04-18 08:56:18 來源:中國婦女報 瀏覽次數:200

2.jpg

  在當下影視領域,中生代女演員逐漸成為行業中的中堅力量,秦嵐便是其中之一。近年來,她通過一系列突破性角色展現了自己的表演實力:《理智派生活》里,她飾演的沈若歆在職場與情感困境中堅守理智,展現了當代女性的果敢與睿智;《關于唐醫生的一切》中,她塑造的唐佳瑜憑借精湛醫術,詮釋了女性在專業領域的卓越才能與堅韌品質。特別是在近期熱播的《黃雀》里,秦嵐將本是醫者卻淪為扒手團伙“軍師”的黎小蓮刻畫得入木三分,通過極具張力的表演表現出這一角色內心的矛盾。這一復雜的女性形象,既呈現了人性的多面性,也讓觀眾看到了中生代女演員在角色塑造上的無限可能。

  即將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的電視劇《成家》中,秦嵐將挑戰婚戀公司總經理秦天越一角。這個運用大數據匹配客戶的新時代紅娘,將在與團隊的理念碰撞中,助力他人尋找幸福的同時,也完成自我成長。在接受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秦嵐坦言:“每個角色都是全新的生命體驗。”她通過對不同女性角色的精準刻畫,不斷拓寬中生代演員的表演邊界,踐行著對表演的熱忱與專注。以下是她的口述——

  人物簡介:

  秦嵐,知名演員。2003年憑借《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中的知畫被大眾熟知。2018年在《延禧攻略》里塑造的富察皇后深入人心,斬獲多項榮譽。近年的代表作有電視劇《閃耀的她》《關于唐醫生的一切》《黃雀》等。

  ■ 口述:秦嵐 演員

  一個“非標準”理工女的成長樣本

  作為演員,最開心的莫過于遇到立體豐滿的角色。當我在《成家》的劇本里看到“秦天越”這個角色時,就被這個“理性派”的女性形象深深吸引了。她身上展現出的那種迷人的矛盾感,讓我看到了現代女性的獨特一面:在理性的數據世界中篤定前行,卻從未停止對真摯情感的追尋。

  如果用三個關鍵詞來形容這個角色,我會選雷厲風行、堅持自我、生活化。在來到婚戀公司“月下丘神”之前,秦天越像個標準的職場人:工作上雷厲風行,用大數據精準匹配客戶需求,情感上堅持自我,不愿為迎合他人而委曲求全。她一邊平衡著總部KPI的壓力,一邊盡力幫員工解決難題。隨著和公司的同事們相處日久,她逐漸展現出柔軟的一面,變得更生活化、接地氣。這三個詞并非她的變化,而是她身上逐漸顯現的特點。即便后來與大家打成一片,她對工作的要求、對自我的追求也從未消失,而是相互融合,成為現在大家看到的秦天越。

  秦天越提出的運用大數據進行篩選以實現高效婚戀匹配的方式,體現了當代女性在感情與工作中選擇的多樣化和自主性。她有一個從偏理性到情理兼顧的轉變,用大數據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并非唯一選擇。比如在面對一位因多次相親失敗而焦慮的客戶時,起初秦天越想用大數據快速為其匹配對象,但在與客戶深入交流后,她發現客戶真正需要的是心理疏導以及更符合其情感需求的個性化方案,于是她調整策略,采用了更具人情味的方式。這里也想告訴大家,在工作和情感中都能用不同思維方式,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尊重內心想法、善用自己的專長就好。

  秦天越這個角色能如此生動地展現當代女性的多面性,離不開《成家》這部劇精心構建的故事框架與主題表達。《成家》是一部聚焦當代婚戀生態的現實主義作品,它以溫情作為外衣,包裹著社會中那些尖銳的婚戀問題,從婚戀顧問這一獨特的職業視角切入,深入探討新時代下多元婚戀模式。在劇中,秦天越為形形色色的人服務,從單親媽媽、丁克族,到各種年齡段、職業、有著不同需求的個體。傳遞出任何人都有尋找幸福的權利,無關身份與年齡的理念,直觀呈現幸福的普適性。在呈現形式上,《成家》采用輕喜劇形式來討論婚戀焦慮,摒棄了說教式的表達。我們通過一些略帶夸張和獵奇的案例,以輕松詼諧的方式向觀眾傳達“追求幸福并非難事”這一觀念,從而引導觀眾以平和的心態去看待追求幸福的過程,讓大家真切感受到幸福就在生活的點滴中。

  這部劇的一大亮點,是將職場與婚戀主題緊密結合。社會議題一直是眾多影視作品創作的根源所在,而《成家》這種將社會議題融入輕喜劇的創作方式,與以往傳統的職場劇或其他類型劇的表達方式大不相同,既充滿趣味,又極具挑戰性。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呈現出一部高質量的作品,在拍攝過程中,劇本始終處于不斷磨合調整的狀態。導演也全身心投入,細致地把控著每一處表演細節。從角色的臺詞語氣到動作神態,從場景的布置到劇情的節奏,都經過反復斟酌,力求精準地展現出劇集中輕松幽默背后對現實問題的深刻洞察。經過這次《成家》的拍攝,我意猶未盡,深感這類題材的創作有著極大的挖掘空間。如果后續還有合適的劇本和角色,我非常樂意繼續嘗試此類輕喜劇的創作。

  對角色的探索,從未設限

  除了《成家》中的秦天越,我也演繹過許多不同的職場女性。比如《怪你過分美麗》的莫向晚和《理智派生活》的沈若歆,這些角色身上,既有強勢干練的一面,也有脆弱無助的時刻。我知道,影視劇要真實呈現女性的職業成長,落地的職場環境和專業細節不可或缺。而“成長”也不意味著逆襲,因為生活本就沒有標準答案,真實意味著女性可以“不完美”“不優雅”,擁有多元選擇。基于這樣的理解,我每一次在接戲前,都會與相關職業工作者交流取經,了解真實的工作流程、人際相處模式,將這些細節融入表演中。唯有把功課做足,我才能在鏡頭前展現出更加松弛自然的狀態,為觀眾帶來更具共鳴的作品。

  一直以來,我對角色的探索從未設限,并且熱衷于挑戰各類復雜多元的角色,挖掘人性深處的不同面向。在《黃雀》中,我飾演的黎小蓮就極具復雜性,她既是醫者仁心的醫生,又意外深陷犯罪的旋渦。“救人”和“害人”的矛盾行為貫穿她的人生,這種多重身份的沖突,恰恰是真實人性的寫照。她不是臉譜化的壞人,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有她的動機和緣由。黎小蓮把人生置于陰霾,卻也給自己留了一盞希望之燈。這個角色打破了大眾對女性角色的常規認知,作為一個冷靜理智的反派,她能主動布局、掌控局勢,在黑白之間艱難掙扎,是一個值得深挖的角色。

  塑造這些角色,對我而言不僅是表演上的挑戰,更是希望能通過角色傳遞一些對生活和人性的理解。影視劇源于生活,是傳播文化、傳遞精神內核以及展現社會問題的渠道之一,一部作品如果能引導大眾關注社會現狀、引發思考,便具備了獨特價值。

  呈現不同女性角色的同時,我也欣喜地看到這幾年里整個影視行業生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年女演員獲得觀眾認可,中生代女演員迎來了更多發展機會。這一現象既源于市場需求,也得益于行業對女性價值的重新審視。由于女性觀眾在觀眾群體中占比可觀,且對女性話題關注度高,所以影視作品積極反映女性相關的現實,這使得女性題材作品數量不斷增多,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在這樣的環境下,市場對中生代女演員的接納度逐步提高,她們的創作空間得以拓展,以前角色自主性和標簽化的問題得到改善。同時,優秀女性創作者不斷涌現,也為行業注入了新活力,帶來了更多機會。

  影視行業生態向好,直接推動了女性角色塑造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國產劇不再單純依據身份設定角色,而是更多關注人物內核。然而,同質化問題依然存在。所以,我期待未來女性角色能擁有更多主動權和選擇權,能坦然接受失敗和不完美,展現女性多元特質。希望未來,影視創作不再過度強調性別,而是自然地講述女性故事。在這其中,“中女故事”也不應被標簽束縛,而是呈現真實的女性形象。無論她們堅強還是脆弱、有野心還是淡泊名利,都能自在地演繹自己的故事。

  未來,我渴望挑戰那些能打動我、讓我產生強烈共鳴的角色,這些角色應如同真實存在的人,行為邏輯清晰合理,讓我能夠深度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我將繼續腳踏實地,審慎挑選角色,全力以赴將角色的人生完整地展現給觀眾。期望大家能從這些角色中獲得啟發、汲取力量,或者收獲閑暇時光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