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關注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女性關注 >>詳情
你看,《哪吒2》里那個她多像我們啊
發布時間:2025-02-14 14:41:14 來源:中國婦女 瀏覽次數:200

  全民都在參與的“百億大項目”你參與了嗎?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達100億元,成為我國影史首部百億元票房影片。我們圍觀的僅僅是主角哪吒嗎?不,還有作為配角的她們。

1.png

  在傳統敘事中,母親要么是溫柔隱忍的“慈母”,要么是嚴厲掌控的“虎媽”,但殷夫人卻跳出了這一框架。作為陳塘關的降妖女將,她身披鎧甲、手持長槍,卻在哪吒面前卸下盔甲,化身“踢毽子專業戶”。這種反差感,恰恰是當代母親最需要的松弛感。

  2.png

  “職場媽媽”的平衡術

  陪伴不是犧牲,而是共同成長

  殷夫人從未因公務繁忙而缺席哪吒的成長。即便在與妖怪廝殺的間隙,她也會擠出時間陪哪吒踢毽子。毽子在空中劃過的弧線,是母子情感的紐帶,更是她傳遞的信念:愛不是24小時貼身守護,而是每一次用心地在場。這種高質量陪伴的理念,與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的核心不謀而合。

  拒絕“喪偶式育兒”

  父母的合力才是孩子的底氣

  哪吒的家庭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李靖為哪吒上天求符,殷夫人則用日常照料填補父愛的“物理空缺”。當哪吒因魔丸身份被誤解時,兩人共同引導他直面偏見:“你是誰,只有自己說了算?!?/p>

  不做“完美母親”

  允許孩子野蠻生長

  面對哪吒的叛逆,殷夫人沒有強行壓制,而是尊重他的天性。即便哪吒闖禍,她也選擇“嚴慈相濟”——批評錯誤,但從未否定他的本性,這種教育智慧,讓哪吒在規則與自由中找到平衡,從未失去本心。

  啟示

  殷夫人的角色,撕掉了“為母必須完美”的標簽,讓我們知道母親不必是超人,而是成為孩子心中“永遠接得住情緒”的港灣。

  1111.png

  如果說殷夫人是理想母親的投射,石磯娘娘則是當代年輕人的“精神鏡像”。這個曾經在《封神演義》里被哪吒燒成灰的反派,在《哪吒2》中逆襲成“萌系頂流”,靠的不僅是反差感,更是她身上那股圈地自萌的生命力。

  1112.jpg

  “宅家天花板”

  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的女王

  石磯娘娘的日常是什么?窩在骷髏山對鏡自戀,沉迷于“誰最美”的靈魂發問。這種“與世無爭”的宅女形象,精準戳中了當代社恐青年的痛點:“與其卷生卷死,不如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彼摹疤善健辈皇菙[爛,而是對生活的主動選擇——拒絕被外界標準綁架,專注取悅自己。

  “情緒穩定大師”

  打不過就跑,哭完了就笑

  被哪吒打上門時,她淡定反擊:“整座山都是老娘的身體!”逃跑時還不忘自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豁達,讓飽受精神內耗困擾的網友直呼“被治愈”。石磯娘娘教會我們:真正的強大,不是永遠贏,而是輸得起。

  “冤種本冤”

  無妄之災背后的共情密碼

  她本是“歲月靜好”的石頭精,卻因哪吒的誤傷卷入紛爭。那句“我們見過嗎?你跟老娘拼什么命!”道出了現代人的無奈——生活中總有時遭受意外“暴擊”。很多觀眾對她的心疼,本質是對自身處境的共鳴。

  啟示

  石磯娘娘的爆火是對“反派必須蠢壞”敘事的反抗。她為女性提供了一種新活法:那些打不倒我的必將使我更……耐打。

  從兩個動漫角色觀照自我

  殷夫人與石磯娘娘的“長尾效應”可能源于她們擊中了當代女性的兩大核心命題:

  1. 家庭與自我的和解

  殷夫人證明,母親的身份不必以犧牲自我為代價。她的鎧甲與毽子,象征著女性可以同時擁有事業追求與親子溫情,而孩子可能是魔童這種“不完美的真實”,讓更多女性對照了自身。

  2. 社會規訓與個人價值的對抗

  石磯娘娘的自信、樂觀與反內耗,恰好契合了當代女性 “拒絕被定義”的精神訴求,她的所謂“容貌焦慮”也讓我們好像那么熟悉。

  《哪吒2》對我們的后勁兒不在于特效多炸裂,而在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你是殷夫人,在職場與家庭間閃轉騰挪,努力給孩子一個不缺席的童年;你也是石磯娘娘,夾縫中守住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用自嘲對抗生活的不測。女性的成長,從來不是成為誰的標準答案,而是在自己的劇本里,活得坦蕩、自洽、有溫度。

  或許,這就是我們參與這個百億大項目的回報,它讓每個女性都能在銀幕上找到自己的“嘴替”,然后笑著說:

  “你看,那個不愿妥協的她,多像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