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修養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學堂 >> 文化修養 >>詳情
文化中國行|“哪吒熱”引全民共創 看各地民間高手“放大招”
發布時間:2025-02-27 08:49:27 來源:新華社 瀏覽次數:200

  近日,隨著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的熱映,全國多地的藝術愛好者發揮奇思妙想,根據電影創作多種形式的作品。從剪紙到印染,從面塑到彩繪……跨界合作,不斷創新,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網友感慨:《哪吒2》“炸”出了多少民間高手?當傳統文化遇上“頂流”哪吒,“燃到飛起”。這波“蹭熱度”的操作值得點贊!

  4931a7765eaf4487a9fc484e4c3d2b7a.jpg

  ■跨界合作 傳統文化借勢出圈

  隨著《哪吒2》不斷刷新票房紀錄,“哪吒”的火爆已經“沖出”銀幕。“哪吒”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正在與各地文化“共同起舞”。

  “畫筆繪神話,匠心塑哪吒”,一場在社交媒體上的《哪吒2》“二創”接力挑戰讓網友們大呼過癮。通過一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動畫人物形象,更多的手工技藝被人們所了解和熟知。

  4a205f4f6b8c48818c2f48b345e4d6d7.jpg

  江蘇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吳靈姝在分享“哪吒”帆布包制作過程的視頻中表示,藍印花布中融入“哪吒”這樣的神話角色,既是對紋樣題材的突破,也是對技藝表現力的挑戰,這種創新是用現代設計的思維激活傳統技藝,讓更多人發現藍印花布不僅是老手藝,更是“活藝術”。

  8df0af7ec40a42f1b1284057168cd743.jpg

  ■巧思妙手 用專長表達文化自信

  《哪吒2》向全球觀眾展現了中國神話故事的魅力。評論人士認為,《哪吒2》的成功意義遠不止于票房,更是中國文化創造活力、魅力與實力的一次生動展示。

  中國文化正踩上“風火輪”,“闖”出更廣闊的空間。和《哪吒2》一樣,各地手工藝人們也在通過他們的巧思妙手,講好中國故事,在他們手中躍動的不僅是神話人物,更是讓古老技藝“活起來”“走出去”“傳下去”的文化匠心。

  1bd7cbf325b3441b8f1057c93fce1078.jpg

  山東淄博的泥塑手工技藝人王枝在分享泥塑版“哪吒”的視頻中表示,“希望能夠用我們對手工的熱愛,來表達對國漫的支持,以及對國漫崛起的自豪感。”

  abb5b41b7da048fd8546d3ffeee6b669.jpg

  ■中式浪漫 不斷創新的年輕化表達

  精美的古建筑、傳統服飾,富有寓意的神話符號,侗族大歌、嗩吶、呼麥等民族音樂……《哪吒2》中充滿中國審美的元素,讓世界看見中式美學與中式浪漫。

  a9acca1b53634cc4bde889ce1a447d97.jpg

  正如《哪吒》系列電影導演餃子所說,“中國文化是動畫電影創作的巨大寶藏。動畫電影需要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需要呈現出創新的年輕化表達。”更多的傳承者們也在思考如何找到與當代生活、年輕人興趣的結合點,用更輕松有趣的方式傳播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